国际空间站危险了!努力修复失败后仍漏气
尽管相关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国际空间站(ISS)俄罗斯舱段的漏气问题依旧存在,尚未得到彻底根治。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Roscosmos)载人航天项目执行主任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SpaceX Crew - 11任务发射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诚了这一棘手状况。
漏气问题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自发现以来,相关团队多次尝试定位并修复漏气点,可效果不尽如人意,国际空间站持续存在漏气现象。好在目前机组人员并未处于危险之中,然而空间站老化结构出现裂缝这一情况,无疑给空间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隐患。
2024年10月,欧洲航天局(ESA)宇航员安德烈亚斯·莫根森向《计算机世界》网站透露,为应对漏气问题,曾考虑封锁国际空间站受影响区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份报告[PDF文件]明确指出,漏气点位于服务舱转移通道。但这一举措存在明显弊端,一旦永久封锁该区域,俄罗斯的一个对接端口将无法使用,这会对空间站的物资运输、人员往来等正常运作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漏气问题目前尚未对空间站的运作造成灾难性打击,但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显然不愿轻易采取封锁区域的措施,他们一直寄希望于通过修复来解决漏气难题。
此前,公理4号(Axiom 4)任务就因漏气问题而推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解释称,推迟是为了让工程师有足够时间“在最近对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后部舱段进行修复后,深入了解新的压力特征”。当时压力表现稳定,似乎暗示修复工作取得了成效。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克里卡列夫指出,虽然漏气情况有所缓解,但漏气现象并未完全停止。这位经验丰富的前宇航员透露,俄美两国的科学家正携手攻克这一难题。他们不仅要找出漏气的根本原因,还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确保未来建造的空间站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为太空探索的长远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机组人员的安全虽暂无大碍,但漏气问题始终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2024年,监察长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到2030年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营风险管理报告中,将裂缝和漏气问题列为“首要安全风险”。特别是2024年漏气率呈现上升趋势,这无疑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尽管修复后漏气率有所降低,让人稍感安心,但据该报告当时披露,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尚未就“漏气率达到何种程度是不可接受的”这一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今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天机构内部人士向《计算机世界》网站表示,对于漏气率降低的说法以及继续寻找并修复剩余漏气点的努力,他们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毕竟,漏气问题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且多次修复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漏气问题不会对即将执行的Crew - 11任务产生直接影响。该任务原计划于7月31日开展,但由于发射场云层覆盖,不利于发射安全,最终不得不取消。Space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目光投向了8月1日,他们期待此次天气能够晴朗,确保任务能够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