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向欧盟投降:确认签署欧盟通用人工智能AI实践准则
谷歌正式宣布将签署欧盟通用人工智能实践准则。这一自愿性框架旨在助力人工智能开发者构建相关流程与系统,确保符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此时距离8月2日“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供应商规则生效仅剩数日,谷歌的这一决定备受关注。
此前,本月早些时候Meta明确表示不会签署该准则。Meta认为欧盟实施人工智能立法存在“越权”问题,从立法层面看,可能过度干预了人工智能行业的自主发展;在行业发展层面,觉得欧洲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上出现偏差,正“走错路”,这种观点与谷歌形成鲜明对比。
即将于8月2日生效的规则,影响范围广泛。像Anthropic、谷歌、Meta和OpenAI等行业巨头,以及其他多家大型生成式模型公司都可能受到波及。这些公司有两年的过渡期来全面遵守《人工智能法案》。
周三,谷歌全球事务总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在博客中表示,实践准则最终版本比欧盟最初提议有所改进,但谷歌对《人工智能法案》和准则仍存在保留意见。沃克指出,谷歌担忧《人工智能法案》和准则会阻碍欧洲人工智能的开发与部署。例如,偏离欧盟版权法的规定,可能会让开发者在内容使用上陷入法律困境,影响创作和创新;减缓审批步骤会使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的周期变长,错失发展机遇;要求披露商业机密则可能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能抑制欧洲模型的开发和部署,进而损害欧洲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一旦签署欧盟实践准则,人工智能公司需遵循一系列指导方针。公司要提供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的最新文档,方便监管和用户了解产品情况;严禁使用盗版内容训练人工智能,保障知识产权;还需遵守内容所有者要求,不在数据集中使用其作品,维护创作者的权益。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是基于风险对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监管的里程碑式法规。它明确禁止一些“不可接受风险”的用例,比如认知行为操纵,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刻意改变用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社会评分,即利用人工智能对个人进行全方位评分并影响其社会权益。同时,法案定义了“高风险”用途,涵盖生物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在教育领域,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学生评估和筛选可能涉及高风险;在就业方面,人工智能招聘系统若存在歧视或不公平现象也属于高风险应用。此外,法案要求开发者注册人工智能系统,并履行风险和质量管理义务,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