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wdStrike臭名昭著的BSOD(蓝屏死机)促使微软进行一场彻底的翻新
CrowdStrike崩溃事件后,Windows内核即将迎来一场以安全为重点的重新设计。
内核空间,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核心要塞,宛如一座坚固城堡的心脏,存储着关键的硬件管理和设备驱动程序代码。它掌控着操作系统的运行命脉,一旦内核级驱动程序出现故障,整个操作系统便会陷入混乱——轻则表现异常,重则直接崩溃,伴随着令人闻之色变的蓝屏死机(BSOD)。去年,CrowdStrike事件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全球科技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总部位于奥斯汀的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发布了一个有缺陷的更新,如同在城堡中投放了一颗炸弹,导致全球数百万台Windows机器瞬间瘫痪,多个行业陷入广泛中断的困境。这一事件犹如一记警钟,让微软深刻认识到Windows内核安全性的重要性。
微软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将对Windows架构进行重大更改,以防止类似灾难再次上演。一场围绕更安全内核架构的安全模型变革正在悄然拉开帷幕。为了筑牢操作系统的安全防线,微软正与防病毒制造商和其他安全供应商展开紧密合作,共同阻止潜在有害代码侵入Windows内核空间。这一协作努力是微软推动平台核心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Windows成为一个更能抵御低级威胁和软件故障的坚固堡垒,理想状态下甚至能实现免宕机的目标。
微软副总裁大卫·韦斯顿透露,公司目前正与CrowdStrike、Bitdefender、ESET、趋势科技等众多安全厂商密切协作,共同开发长期解决方案。数十家合作伙伴纷纷提交了技术论文,其中一些篇幅长达数百页,详细阐述了他对新平台的迫切需求。“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但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携手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平台。”韦斯顿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感慨道。
与以往不同,微软此次并不打算在Windows中强制推行一套固定的规则或API来规范防病毒和安全软件。因为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对于从旧的基于内核的模式顺利过渡到新模式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深度合作,在整个防病毒行业中强制推行新方法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可能引发新的混乱。
除了内核架构的重塑,臭名昭著的BSOD也将迎来一场彻底的翻新。一些对Windows了如指掌的顶尖工程师正全身心投入到操作系统的改动研究中。参与这项工作的不仅有第三方公司的贡献者,还包括Windows内核的关键开发人员以及通常不直接从事安全工作的员工,他们齐心协力,为提升Windows的安全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