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好奇号火星车捕捉360度全景图

一把老骨头 发布于 阅读:328 科技新闻


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在过去十二年里一直在火星的岩石表面上缓慢前行,揭示着这颗红色星球的秘密,并向地球传回了来自火星奇异环境的照片和数据。这辆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制造的火星车自2014年起便缓缓攀登着夏普山,这座官方命名为“埃奥利斯蒙斯”的山脉,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的。在其异域风光中,有一条布满巨石的格迪兹峡谷通道,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古代河床的遗迹。

今年早些时候,好奇号进入了格迪兹峡谷,并于昨日,JPL为火星爱好者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格迪兹峡谷的360度全景图。

这张全景图展示了围绕格迪兹峡谷的诸多火星地貌特征,包括库肯安平顶山、尖峰岭、特索利平顶山,甚至还能远眺盖尔撞击坑边缘。

关于这条峡谷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仍在争论中。可能是亿万年前水流穿过这里,或是强烈的风力作用形成了这条峡谷。又或者是从夏普山较高处滑落的山崩造成了格迪兹峡谷,这也解释了好奇号沿途中发现的巨石和碎片。在这些碎片中,有一种神秘的白色硫磺石,被标记在JPL提供的全景图中。好奇号还碾过其中一块白色的石头并将其压碎,内部露出了黄色的硫磺晶体。由于地球上的硫磺通常来源于温泉和火山,而在火星上尚未发现这两种地貌,因此JPL团队对于火星上硫元素的存在仍无定论。

NASA的好奇号在2024年11月2日,即任务的第4352个火星日,向西离开格迪兹峡谷时,使用其桅杆相机拍摄了这张部分全景图。

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旅程,好奇号虽然有些磨损但仍能正常工作。接下来,它的目的地是一个被称为“盒状构造”的网状图案结构,位于夏普山更远处。这个构造最早是在2006年由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发现的,跨度约为6至12英里,可能是由于水携带矿物质进入山体表面的裂缝所形成的。随着好奇号踏上研究盒状构造的新征程,JPL的科学家们将利用收到的数据构建理论,解释格迪兹峡谷内各种地貌特征的形成过程。目前,科研团队正在根据好奇号的观察结果编制事件时间线。

火星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