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悄悄终止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转向核能!
微软已悄然终止了自2013年起启动的Project Natick水下数据中心实验。微软云运营与创新部门负责人表示,暂时不会在全球任何海域部署海底数据中心,但已经深入掌握了海底作业、设备震动控制以及服务器环境适应等多方面知识,这些经验将被应用于未来的不同场景中。
随着全球数据中心的数量预期在未来数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Nvidia单在去年就售出了超过376万枚数据中心GPU。这些GPU预计每年耗电达14.3太瓦时,而这尚未计入冷却系统的能耗。据统计,数据中心总能耗中有40%用于冷却,故此,若微软能寻得减少乃至免除冷却成本的方法,将大幅削减数据中心的总体能源需求。
微软在2018年部署于苏格兰沿岸的水下服务器群还带来了意外收获,在855台海底服务器中,仅有6台出现故障,相比之下,陆地上并行实验中的135台服务器则有8台需替换,即海底故障率为0.7%,而陆地上的故障率高达5.9%。微软认为,服务器耐久性的提升主要归功于海水平稳的温度和用以保护设备的惰性氮气环境。
尽管微软已结束其海底数据中心探索,中国却在2023年刚起步水下服务器项目,于海南岛南部沿海投放了占地68000平方米的服务器设施。
据闻,微软正联手OpenAI打造一座价值1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数据中心,并有意借助模块化核反应堆为该项目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