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列奥尼达”微波武器:单次发射击落49架无人机

一把老骨头 发布于 阅读:76 科技新闻



在现代战争格局中,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与高效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元素。正因如此,探寻有效反制无人机的手段,成为各国军事技术研发的关键方向。美国国防技术公司埃皮鲁斯推出的“列奥尼达”高功率微波(HPM)武器,凭借其卓越性能,引发了全球军事领域的广泛关注。

近期,埃皮鲁斯在印第安纳州精心组织了一场“列奥尼达”微波武器的实弹试验。此次试验备受瞩目,美国国防部及其他美国政府机构代表,以及来自九个盟国的军事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军事科技的重要时刻。

试验过程中,“列奥尼达”展现出了惊人的反制能力。参与试验的61架无人机,在“列奥尼达”的攻击下全部失效。其中最为耀眼的成绩,当属其单次发射便成功击落由49架无人机组成的集群,这一壮举充分彰显了该武器在应对大规模无人机威胁时的强大实力。

埃皮鲁斯首席执行官安迪·洛厄里对此次试验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公司的“分水岭”时刻。他强调,“列奥尼达”是针对“一对多战斗”场景中,唯一具备实际任务执行能力的反集群解决方案,将为现代战争中的防空作战带来革命性变革。

在当今战争环境下,由于无人机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大量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侦察与作战任务。而“列奥尼达”所发射的电磁能脉冲,能够精准作用于敌方无人机内部的电子设备,实现有效干扰或彻底摧毁,即便面对无人机集群的密集攻击,也能从容应对。

最新推出的第二代“列奥尼达”微波武器,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通过引入氮化镓半导体,该武器在保持强大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与高可靠性。相较于依赖笨重磁控管管的传统微波武器,新一代“列奥尼达”在部署灵活性与作战效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列奥尼达”的多样化配置与优势
“列奥尼达”微波武器采用软件定义架构,这一创新设计赋予了操作人员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目标的特点,即时调整波形参数,实现精准打击,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附近友好系统的干扰。其模块化结构使得该武器能够适应多种作战场景,无论是车载平台的快速机动部署,还是固定站点的长期防御,都能轻松胜任。

为了满足不同作战需求,埃皮鲁斯还专门开发了“列奥尼达远征型”和“列奥尼达H2O型”等专用版本。“列奥尼达远征型”针对地面部队的快速部署需求进行了优化,能够在复杂地形中迅速投入战斗;而“列奥尼达H2O型”则专为海上行动设计,具备使小型船只发动机失效的能力,为海上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经济角度看,“列奥尼达”微波武器具有显著优势。只要有稳定的电源供应,它就能持续发射电磁能脉冲,相当于拥有无限弹药。与传统的动能拦截器相比,每次交战的成本大幅降低,这对于长期作战的军事行动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考量因素。

然而,如同所有定向能武器一样,“列奥尼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电力需求较大,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射程方面也存在一定限制,需要在有效距离内对目标发起攻击;此外,在攻击过程中,可能会对附近的电子设备造成附带干扰,需要操作人员谨慎操作。

应对AI无人机集群威胁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驱动的无人机集群正逐渐走向战场前沿。这些无人机能够像一个协调的整体一样飞行和战斗,凭借数量优势和协同作战能力,可能会对传统防空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高功率微波武器如“列奥尼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们能够通过发射电磁能脉冲,有效干扰或摧毁无人机集群的电子设备,为现代战争中的防空作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 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