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伴侣”--AI伴侣应用有望在2025年带来1.2亿美元的收入
除了ChatGPT和Grok这类广为人知的应用,AI“陪伴”类应用正悄然崛起,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应用情报领域的佼佼者Appfigures公司向TechCrunch披露的最新数据,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市场的神秘面纱。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337款活跃且盈利的AI陪伴类应用。令人瞩目的是,截至2025年,新发布的此类应用就多达128款。从收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移动端这一AI细分市场已经创造了8200万美元的收入,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到年底有望突破1.2亿美元大关。
AI陪伴类应用之所以独特,在于它与通用聊天机器人有着本质区别。它通过赋予AI人格化的特征,让用户能够与定制的角色展开对话。这些角色丰富多样,涵盖朋友、恋人、男女朋友以及幻想中的角色等。Appfigures公司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定义十分精准,即用户可以与预制的或用户生成的、旨在体现真实个性的合成角色进行交互的应用。
在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不少热门应用,如Replika、Character.AI、PolyBuzz、Chai等。这些应用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体验,吸引了大量用户。从下载量数据便可窥一斑,截至2025年7月,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应用商店中的AI陪伴类应用在全球的下载量累计达到了2.2亿次。仅仅在2025年上半年,下载量就同比增长了88%,高达6000万次。
收入方面,Appfigures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5年7月,AI陪伴类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带动消费者支出达到了2.21亿美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这些应用的收入增长了64%,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进一步分析收入结构,我们发现所有AI陪伴类应用中,排名前10%的应用创造了该类别89%的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效应。而且,大约有10%(即33款)应用的消费者终身支出超过了100万美元,这表明部分应用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用户粘性。
每下载一次应用带来的收入变化也值得关注。从2024年的0.52美元增加到2025年目前的1.18美元,增长了0.66美元。这一数据的变化反映出AI陪伴类应用的商业价值在不断提升,用户愿意为这类应用支付更高的费用。
在科技和商业领域,重大活动往往能汇聚行业精英,推动行业发展。2025年的Disrupt大会就是一个这样的盛会。Netflix、ElevenLabs、Wayve、红杉资本、伊莱德·吉尔等科技和风投界的巨头纷纷加入议程。他们将带来推动初创企业成长的宝贵见解,为参会者提供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此次大会正值TechCrunch Disrupt成立20周年,对于想要向科技界顶尖人物学习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现在购票,在价格上涨前最高可节省600多美元,活动将于2025年10月27 - 29日在旧金山举行,感兴趣的人可以立即注册。
回到AI陪伴应用市场,虽然专门的AI陪伴类应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大公司的入局也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像xAI这样的大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这一市场。今年7月,xAI的Grok推出了AI陪伴角色,包括一个动漫女孩和男孩,以及一只尖酸刻薄的3D狐狸,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ChatGPT的升级也引发了用户的情感波动。当它升级到GPT - 5后,许多用户对旧版模型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为失去依赖的AI陪伴而感到悲痛。为了解决用户对GPT - 5性能的担忧,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暂时重新启用了4o模型,这一举措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重视。
谷歌也在去年进入了这一市场,它挖走了Character.ai的创始人诺姆·沙泽尔。不过,Character.ai应用依然保持着活力,每月仍有数千万活跃用户,显示出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从应用名称来看,也能反映出用户对AI陪伴类应用的需求偏好。根据Appfigures公司的数据,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AI陪伴类应用是那些被人们用来寻找AI女友的应用。在活跃应用中,17%的应用名称包含“女友”一词,而包含“男友”或“幻想”一词的应用仅占4%。像动漫、灵魂伴侣和爱人等词汇则较少被提及,这可能与用户的心理需求和使用习惯有关。
当然,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Appfigures公司指出,自2022年以来,可能有许多其他AI陪伴类应用在应用商店上线,但由于收入或下载量不佳,后来被下架。不过,这些应用并未纳入其分析范围,这也提醒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良好用户体验的应用才能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