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芯KH-5000来袭:服务器CPU市场格局或重塑
在服务器CPU领域,中国本土企业兆芯一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期,兆芯又有大动作,推出了面向服务器的下一代KH-5000小芯片CPU,这款产品凭借诸多亮点,有望在中国服务器市场掀起新的波澜。
目前,兆芯的KH-4000 CPU是其服务器产品线中的顶级产品。该系列CPU具备32个核心、32个线程,拥有64MB缓存,支持8通道DDR4内存,还配备了128条PCIe 4.0通道。其采用小芯片架构,提供了16核和12核等不同版本,时钟频率最高能达到2.5GHz。自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以来,KH-4000系列在市场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兆芯需要一款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来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于是KH-5000应运而生。
在2025年上海世博会上,兆芯正式发布了KH-5000服务器CPU。这款芯片依旧基于小芯片架构,并且支持LGA插槽平台。从核心参数来看,KH-5000的提升十分显著。它最高可配备96个核心,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采用同步多线程(SMT)技术,或者延续KH-4000系列的非同步多线程设计,但可以确定的是,与最新架构相比,其每时钟周期指令数(IPC)将提升30%。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钟频率下,KH-5000能够处理更多的指令,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在缓存方面,顶级型号的KH-5000配备了高达384MB的缓存,这比KH-4000系列的64MB缓存有了巨大的飞跃。更大的缓存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数据读取和处理的速度。时钟频率上,KH-5000的基础时钟频率为2.0GHz,加速时钟频率可达3.0GHz,相比KH-4000系列的2.5GHz峰值时钟频率也有所提升。
KH-5000的另一大亮点是采用了全新的ZPI 5.0互连技术。这项技术支持双路和四路系统,也就是说,一块主板上使用四颗KH-5000 CPU,就可以提供高达384个核心。这种多路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例如在数据中心、科研计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ZPI 5.0互连技术还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带宽,降低了延迟和功耗,使得CPU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稳定。
在输入输出(IO)能力方面,KH-5000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它支持12通道DDR5(纠错码,ECC)内存,相比KH-4000系列的8通道DDR4内存,不仅通道数量增加,而且内存类型也更新换代,能够提供更高的内存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在PCIe通道方面,KH-5000拥有128条PCIe 5.0通道,符合ZPI/CXL标准,同时还配备了16条PCIe 4.0/SATA/USB通道。丰富的PCIe通道可以满足各种高速设备的连接需求,如显卡、固态硬盘等,为服务器的扩展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外观设计来看,KH-5000的封装和集成散热片(IHS)与AMD EPYC“Bergamo”系列非常相似。实际上,兆芯之前的KH-4000 CPU的IHS和封装也与AMD之前的EPYC产品有相似之处,其KX-7000消费级产品线的IHS则与英特尔第12代CPU家族相似。这种相似性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兆芯在产品设计上对行业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除了KH-5000服务器CPU,兆芯还发布了KX-7000N CPU,这是KX-7000的升级版。KX-7000N在原有基础上集成了专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能够实现更快的AI处理速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CPU的AI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KX-7000N的推出正是兆芯对这一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
此外,还有消息称兆芯正在研发下一代消费级“KX”产品,该产品将瞄准“AI PC”领域。它将提供更多CPU核心、更强的计算能力,支持PCIe 5.0,并采用全新的异构高性能NPU架构。可以预见,这款产品将为消费级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满足用户对高性能AI计算的需求。
虽然兆芯尚未透露KH-5000服务器CPU的具体上市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产品的推出将为中国国内服务器市场带来性能上的重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