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押注人形机器人:革新最后一英里送货
据可靠消息,亚马逊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人工智能软件,以驱动这些即将上岗的人形机器人。同时,在旧金山办公室,一个名为“人形公园”的室内测试设施已接近完工。这个设施旨在模拟现实世界中复杂多变的交付环境,包括模拟门口、楼梯,甚至配备了用于练习的Rivian电动送货车。在这里,机器人将接受严格的训练,以应对未来送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从仓库到门口:人形机器人的使命
亚马逊的这一举措旨在创建一个能够处理“最后一英里”交付的机器人劳动力。目前,这项任务由全球数十万人类工人承担,但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加入,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性改变。亚马逊目前依赖于第三方制造商的硬件,如中国公司Unitree价值1.6万美元的人形机器人,同时专注于改进人工智能,使这些机器能够自主导航复杂的送货路线。此前,亚马逊在机器人方面的经验大多局限于仓库内部,用于协助分拣和移动货物。而如今,随着“人形公园”的建立,亚马逊正努力将机器人技术推向仓库外的广阔天地。
协同作战:机器人与人类司机的完美配合
根据计划,这些机器人将“搭便车”到亚马逊的Rivian电动送货车的后面,然后跳出来直接将包裹送到客户家门口。在未来,它们甚至可以与人类司机协同工作,通过同时为不同的地址服务,进一步加快交付速度。这种协同作战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对人类工作者的体力要求,使送货过程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亚马逊的自动化蓝图:从仓库到家门口的全面革新
这种对自动化的推动是亚马逊在整个物流网络中整合先进人工智能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最近宣布在其秘密的Lab126研发部门内组建一个新的“代理人工智能”团队,旨在建立系统,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命令。通过这一举措,亚马逊希望将仓库机器人转变为多功能、多技能的助手,进一步加速物流过程的自动化进程。
然而,亚马逊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它在2020年收购了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Zoox,标志着从仓库到家门口的交付过程完全自动化的长期愿景。尽管这一愿景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特别是当机器人超越受控环境进入现实世界的社区时,宠物、儿童和不规则布局等障碍可能会成为主要障碍,但亚马逊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